人民日报:房价避免大起大落关键在增有效供应

2013年04月19日03:44  人民网-人民日报

  要避免楼市再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,热点城市关键是努力增加有效供应。各地应努力完成供地计划,避免成为空头支票。应采取措施促进二手房交易,促进存量房入市,形成供应

  经过连续10个月的上涨,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在3月份达到了一个高峰,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也大幅增长。这会是房价最后的疯狂吗?

  国家统计局的专家说,随着各地出台的楼市调控细则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,预计4月份房价走势可望趋稳。在调控热点的一线城市,政策效应显现的第一个变化,应该是楼市交易量尤其是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下滑,进而价格停涨。随着成交量持续走低,再过几个月,对价格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,新房降价促销、二手房议价空间加大,部分区域房价出现企稳回落。

  在公布了房价控制目标的压力下,各地也会采取很多手段把房价涨幅尽力稳住。相应的,受单身人士禁止购买二套房等政策的限制,“离婚潮”这样的场面也很难再出现。从4月上半月热点城市的成交情况看,成交量已经从高点大幅回落。相信今后几个月的楼市统计数据应会渐趋平稳,逐步反映出政策效应带来的这种变化。应该说,短期内楼市从疯狂状态回归理性,是大概率事件。

  人们更关心的是,预期中的这种平稳能持续多久,会不会等来又一次疯狂?

 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。在一线城市供求关系仍然偏紧、调控手段仍然以“限”为主的情况下,如果无法缓解供求矛盾,短期内被限制的购房需求还是有可能集中爆发,引发类似去年底以来的这种反弹。

  要避免楼市再出现大起大落的疯狂局面,即将迎来的平稳期非常关键。热点城市关键是努力增加有效供应。在一手房市场上一方面增加土地供应、稳住地价,国土部近期公布,今年全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是去年实际供应量的1.5倍,各地应努力完成供地计划,避免成为空头支票。另一方面应大力打击囤房囤地,促进开发商加快开发周期形成住房供应。

  在二手房市场上,则应积极进行引导,采取措施促进二手房交易,并盘活租房市场,总的目的是促进存量房入市,形成供应。调控的目的从来不是要冷冻市场,成交活跃、价格平稳的市场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健康市场。

  在这个宝贵的稳定期,仍然要加快建立促进市场稳定的长效机制。比如北京正在实施的限房价、竞地价的土地出让方式,就明显的体现出调控的新思路。比如加快商品房预售改革,在一些有条件的城市试点全现房销售的可能性……尽管这些看上去是老生常谈,但要让楼市不再疯狂,这些老生常谈的改革,还应该反复谈,加快干。

(原标题:房价避免大起大落关键在增有效供应(民生观))

分享到: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  • 新闻中央本级三公预算公布:公车费近44亿
  • 体育李娜成时代杂志百大影响力人物 将登封面
  • 娱乐台57岁作词人急办爷孙婚 嫩妻父欲告诱拐
  • 财经3月70大中城市仅温州房价环比下降
  • 科技大佬当年:上升期的史玉柱与陈天桥
  • 博客吕令子大学生活照(图) 戴旭回应南周访谈
  • 读书正说六宫:后妃们的"工资"差别有多大
  • 教育精英入围城 在港内地生的“七年之痒”
  • 育儿去香港抢不成奶粉抢纸尿裤?(图)